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78年,自成立以来,推动了如清史纂修等特大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并以为学界提供公共产品、推动清史学界的共同进步为重要目标之一,先后整理的大型资料集如《中国荒政书集成》、《清末民国社会调查》等皆对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在新的数字时代,清史研究所依然将汇集数字资源,为学界尽可能提供力所能及的研究便利而努力。为此目的,特建立“清史数据共享平台“。
该平台依托于“数字清史实验室”开展工作。“数字清史实验室”是清史研究所立足于传统学术优势与未来学科发展所做的战略性规划,既是数字人文时代的新要求,也是推动以跨学科融合,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宏观问题的学科发展新动向的必然需要。清史研究所长期以来持续建设了若干大型专题数据库,如清末民国社会调查数据库(黄兴涛教授主持)、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数据库(夏明方教授主持)及百年清史书目、已刊奏疏目录集成、皇家园林数据库等等一系列专题数据库,也立足于在《清史地图集》(华林甫教授主持)的研制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清史地理信息系统,还将陆续建设各类专题数据库。此外,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究《缙绅录》数据库,与中国知网共建清史专题数据库等。未来将陆续在清史数据共享平台上发布相关数据,以之为枢纽,推动实现清史数据的公开、共享、汇聚。“数字清史实验室”也将积极探索将数据建设与科学研究、课程开发、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结合的方式。
我们深知,数字时代的趋势是资源共享,涓涓细流方能汇成汪洋大海,前提是我们要有共享、公益的精神。 我们深知,数字时代的要求是合作共建,依靠单一机构、个人,对于推动更大范围的学术进步始终是杯水车薪。 限于自身条件,我们努力将正在建设中的资源贡献给学界同仁使用,时间有限、经费有限,其中一定还存在不少疏忽,请各位学界同仁及时回馈意见,我们将加以改进;也请学者在利用时以电子资源对应的文本核对,以确保无误。 我们也希望学界同仁在研究之余所产生的各类资源能放在这一平台上,与学界共享。我们会详细标注来源和作者,当然,知识产权仍归该资源的创制者。